圖片新聞
|
《閱讀力》觀后感——李文文作者:李文文瀏覽數(shù):39次
今年暑假有幸翻閱了聶震寧先生的《閱讀力》,獲益匪淺。 “與書結緣比掌握閱讀方法更為重要。”閱讀力有賴于閱讀者讀書習慣的養(yǎng)成。閱讀習慣是一個人閱讀力的基石,一時的習慣影響著一時閱讀的成效,終身的閱讀習慣則影響著一生閱讀的效果。在與書結緣,保有了良好的閱讀習慣之后,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才可有法可循。 作者指出,“動口”“動手”“動心”,是提高閱讀力卓有成效的方法。在人類的閱讀史上,朗讀早于默讀。動口的朗讀能夠把人們不同感官的感覺溝通起來,引起更深的思考與記憶?!皠邮帧敝傅氖窃谧x書的過程中,留下閱讀的痕跡。曾經(jīng)畫過的橫線,寫過的眉批,日后再次翻閱時,總會有一番“舊雨重逢”的況味。“動心”即讀書人讀書要投入自己的感覺。所謂動口、動手、動心,最難做到的就是動心,這是怦然心動,更是閱讀者和作者、和書中所述實現(xiàn)生命的交融與碰撞。從視覺到聽覺最后到知覺,如此閱讀是一種何等美妙的境界。 書中涉及“淺閱讀與深閱讀”“快閱讀與慢閱讀”兩對關系的討論同樣具有一定的方法論意義。特別是當數(shù)字技術正在大規(guī)模地擴展人類的閱讀,如何以閱讀彌合碎片化的時間是聶震寧先生思考的重點:“既不要讓全民閱讀變成全民讀屏——迄今為止,閱讀紙書依然是保證人類閱讀的深度和完整度的主要保證,同時,鑒于全民閱讀的當代生活性特征,在閱讀上也不妨做一點融合,即:忙時讀屏,閑時讀書,全民都以讀文讀圖為快樂生活。” “忙時讀屏,閑時讀書”的新概念是作者在閱讀方式上,結合人們當下的生活特征所做出的融合。通過關于閱讀力的方法論討論,讀者會有一個超越傳統(tǒng)讀書法又融合于時代的讀書方法論,一個提升閱讀力、培養(yǎng)閱讀力進階的方法論起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