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新聞
|
淺淺深深的語文世界 ——讀《我就想淺淺的教語文》作者:張夢影瀏覽數(shù):2次
這個假期我們統(tǒng)一學習了肖培東的《我就想淺淺的教語文》一書,在這本書中,用生動具體的教學案例,為語文教學樹立了一個個良好的典范。讓我的假期也變得充實起來??偨Y一下從這本書中得到的經驗體會如下: 也許因為肖培東老師天生對文字的敏感,使得他的課有個特色“讀”,在這些案例中,“讀”始終貫穿其中?!白x”貌似真的很淺,只是讀出來,我們所有的語文老師都會要求學生上課聲情并茂地朗讀。我們甚至有板有眼地要求學生:一讀字音二讀節(jié)奏三讀情感,在我們“預謀”好的課堂節(jié)奏中,在我們有條不紊的進程中,總覺得缺少點什么,學生對文字的情感把握,好像只能靠學生的意會了,我們實在無法言傳,于是,文字敏感度高的學生,貌似意會了我們要傳達的感受,于是聲情并茂的演繹了我們的期待,而有一部分學生,好像只能在群體的朗讀中感受到似是而非。在肖培東老師的《孔乙己》一課中,“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借此細細推敲酒客們的對話;“哦”字被師生反復來朗讀,甚至一個“!”也被反復來揣摩。在標點符號的揣摩中,師生共同朗讀讓課堂達到了一個新高度。肖老師說他是在淺淺的教語文,但是語文本身不是就應該關注文字本身么?那么,我們語文老師是不是都可以按照肖培東老師這個方式來教語文通過朗讀來觸摸文字,把握情感,分析主題呢?其實,好像也是可以做到。我們可以拋棄一板一眼的讀書節(jié)奏,開始來關注文字,但是為什么在我的課堂上呈現(xiàn)的是支離破碎的一個一個環(huán)節(jié),卻缺少了肖培東老師這樣讓人舒服的行云流水的一堂課。在這條小溪中,自然而然的就推進到了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毫無做作之嫌。這當然源于名師靈動的語言,源于他們深厚的積累,更源于時時刻刻對課堂的研究。我們在本書中看到肖老師講《孔乙己》,更有幸聆聽了徐杰老師肖培東老師同課異構《孔乙己》。應該說,肖老師公開講《孔乙己》不是一次兩次了,應該手到擒來??墒牵谂c徐杰老師同課異構時,肖老師卻從另外一個角度--一個全新的角度來講這一堂課。不知道是不是名師,所以特別有底氣呢?還是肖老師更愿意自我突破呢? 肖培東老師上課,談吐精妙,可謂字字珠璣。作為一名愚鈍的語文人,對于肖老師,我估計只有敬仰的份,此生也沒辦法達到這樣的高度。人和人對文字的敏感度還是有差距的。但是,對語文的勤奮與執(zhí)著,好像不應該有差距吧。在錢夢龍老師的文字中,我們看到了那個圍著格子圍巾,頗有五四風范勇敢前行的肖老師,在幾年的時間中一步步成長。誠然,可能肖老師天賦異稟,但是如果沒有他踏踏實實一步一步的腳印,恐怕早已迷失在眾說紛紜的理論中去了吧。 從這些案例中,我不斷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和成長空間,有時候,讀書就像在讀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