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新聞
|
讀后感作者:趙月南瀏覽數(shù):2次
暑假讀了《自卑與超越》,這是奧地利個體心理學創(chuàng)始人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代表作。在這本書中,阿德勒主要闡述了兩大內(nèi)容,一是解讀自卑是什么,二是教我們?nèi)绾卧谧员爸蝎@得補償,完成超越。 阿德勒認為,自卑情緒是指一個人面對問題無所適從的表現(xiàn),每個人在不同領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人總是不知道滿足,總是和別人比較對比。很多極力招搖的做法背后,其實也是力圖掩蓋自卑的方式之一。導致自卑的真正因素大多來源于父母、家庭的溺愛和忽視,學校的教育方式不當以及社交、職業(yè)、婚姻方面地不如意。自卑并不可怕,它恰恰是我們?nèi)祟惛纳谱陨憝h(huán)境的動力之源,因為只有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不如別人懂得自卑時,你才會努力成長。從自卑中認識到自己的不完美,進而去追求卓越。 不過想要實現(xiàn)卓越,你還需要解決好關(guān)于生存、人際關(guān)系以及婚姻的問題。人生在世,無論做什么都會涉及到與他人之間的合作與連接,也就是口中常說的社會性。 一個人在孩童時期其實已經(jīng)形成了自我,相對穩(wěn)定的生活態(tài)度,我們總會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來處理問題。阿德勒將這種行為稱為生活風格,同時每個人都會以自己特定的生活風格去看待世界,所以一旦你的風格形成,并與社會大多數(shù)人格格不入,那么生長過程中就免不了會碰壁。大多數(shù)人合作精神的缺失,很大原因要歸咎于父母,如果父母不重視與他人的合作,那么孩子也往往不善于和別人交往,因此更容易產(chǎn)生自卑情緒。 實際上合作精神是可以通過后期的學習與努力培養(yǎng)出來的,其實就是幫助別人,接受別人的幫助。不封閉,敞開心扉、積極樂觀、悅納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