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新聞
|
期中反思來源:原創(chuàng)作者:趙陽春瀏覽數:9次
轉眼已過期中,看著熟悉的學生,與他們的不景氣的成績,我陷入了深深地反思。自己上課很用心哪,自覺講解透徹,與學生配合默契,學生臉上不時溢滿的笑意告訴我,他們很喜歡聽我的語文課,也很喜歡我哪,可為何成績還那樣不景氣呢?為了搞清原因,我不得不靜下心來認真總結本學期的教學工作。 首先肯定地講,本學期教學自己很上心,對學生也很仁慈,對課文中重難點,自己講解與落實都有很大的進步,可以說,做到了重點突出,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與學生一起探究知識產生的原因、理解的角度以及理解的方法等,凡是出現的知識點,我都能特別強調讓學生記錄下來,有時還告訴他們這是考點,大家應該特別注意。憑著自己對教材內容的那份熟識,在知識講解與落實上,應該沒有一點問題。 其次,自己本學期對教材的理解又加深了,有許多地方,我都能夠幫助學生聯(lián)系現實,從生活中找出形象或例子,幫助學生進行體會。我真正感覺到讓知識與師生的生活、生命產生共鳴的快感,這不就是新教育要求的境界嗎?快樂的語文教學之旅,沒能讓大家都喜歡上語文,因為成績的不理想,而使學生自己不滿意,家長肯定也不滿意,我深深感到自責:本想讓大家在快樂中學習語文,感受語言文字的美妙,體驗語文與生活的密不可分,然后那倍受大家關注的成績卻告訴我,如此做不行,會引起公憤的。 教學,注重了方法教學,而忽視了知識落實可能是本學期成績落后的第三個原因。“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是本學期我一直關注的點。我認定,學生應該從現有課程中學會學習語文的方法,而非僅書本中的知識,應該運用書本中的知識去解決各種問題,而非背誦下知識,像搬運工一般將其搬上試卷。這一點本沒錯,可沒有了扎實的知識作,方法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盡管部分好學生答題時用了心,也能得到相應的分數,可絕大多數學生卻因知識掌握差而丟了分,加之本次考試課本中的死知識多,如此學生失分就在所難免了。方法在此無用武之地,也是造成失分的重要原因。 最后,教學中未注重知識與方法落實,學生應用知識不熟練,一做題當然就會出現大量錯誤,這也是導致失分的重要原因。凡經??荚嚨娜硕贾溃莆罩R并非背誦一下即可,而是非得到達熟練程度才好,不熟練就會出現失誤,不熟練就會張冠李戴,如此失分的學生不在少數。本次復習時,我沒要求學生有針對性的反復復習考試內容,而是全部復習,而同仁卻有針對性地只復習那課考試內容,也是造成我的學生成績差的重要原因。 總之,自己要求松懈,過分仁慈,又不能及時有針對性地復習,還沒能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等等,這一切原因都導致了本次考試失分嚴重。期末考試即將來臨,我一定在總結教訓的基礎上,努力改正缺點,端正態(tài)度,幫助學生在語文中有一個較大的進步。
|